URL
summary
slug
3 則內容精選
2 個工具方法
1 個小故事
一句話啟發
最後更新
Mar 7, 2025 11:02 AM
password
隱藏內容
date
tags

嗨!這是【雷蒙週報】的第三十一期內容(7/17- 7/23)👋🏻
前言:《雷蒙週報》 3.0 版本正式推出啦
先謝謝所有參與這次《雷蒙週報》 3.0 版本 beta 的訂戶朋友,我收到了好多很具體也很有意思的回饋,讓我知道該怎麼優化、進化這份週報。
所以,Ta-Da 你現在看到的是 3.0 的《雷蒙週報》!
最後的作法是:
「保留純文字的 A 版本,內容略簡化,並附上 B版本的 Notion 連結」。
這樣做的目的是避免 A 版本只放標題讓讀者只受到「標題掌控」,如果我標題下的不好,那你很可能就錯過了一個明明對你有用、與你相關的內容。而且這樣信的人味就少了一些,反而太多的工具性,這跟我一開始經營電子報想培養信任剛好背道而馳。
然而 Notion 的
即時同步
、多元留言
、長尾經營
,還是個核心且無法被取代的特色,所以如果你在 Email 中有發現本週的精選確實有你需要的,你要進入 Notion 頁面來看完整內容與取得連結唷!再次感謝所有給我回饋,讓我們一起共好的你與妳。 🙌🏻
1. 許知遠 vs 雷軍:讓你堅持不放棄的,就是你內心的那一點點東西。 🔗
by 小米董事長雷軍&工程畢業的文化人許知遠

一句短短的話,貫穿了整個節目的特殊性,由許知遠擔任舊時代的發聲者,維護傳統價值,用他自己的視角去批判這快速時代裡的膚淺和急鬱喪。我自認為我是屬於新時代的人們,擁護互聯網帶給我的價值和生活,但許知遠可以讓我看見一個不一樣的世界,雖然他真的很多時候很討厭,但不得不說,很能讓人反思。這個節目也是很難得的跳脫世俗泛娛樂化的類型,所以非常推薦你看看,缺點就是長了些,而且通常一看就停不下來。
前幾天我剛好看到一部許知遠與雷軍的對話,短短十分鐘,幽默有趣,但也意味深遠。

- 不喜歡現在的標籤,怎麼辦?
- 新標籤是對抗舊標籤的好方法嗎?
- 不去解釋,直接用行動作新的去證明?
- 天生對「時髦」有種抵抗感?這是限制了自己的理由?
- 放棄,給了你巨大的自由?
- 你曾經跟什麼偉大的機會擦肩而過?
- 這個世界本是矛盾的,解決衝突和痛苦就是成長的必經之路。
題外話,奧森(奧林匹克森林公園)是座很棒的公園,下次回北京還要去。
2. 世界上最會用 iPhone 拍照的人,今年又拍了哪些神仙照片? 🔗
by 愛范兒
你有多久沒拍照了?我有些朋友熱愛攝影,但這兩個月因為疫情待在家,後來開始拍家裡的小物件。下週要降級,我想很多朋友會出門透透氣、順手拿起手機拍張照。
剛好前陣子手機影像界的奧斯卡——IPPA(iPhone Photography Awards)2021 完美謝幕。
這是個由民間組織發起的非官方活動,規則簡單、門檻也不高,僅要求使用 iPhone 、iPad、iPod 拍攝,且僅能使用 iOS 應用做後製修圖。
看看這些精彩作品,或許能給你迎接出門透氣的一些靈感。


最後也推薦一部影片:我就掃個碼 更好的手機相機有什麼意義?(by 何同學)

3. 閱讀人X雷蒙線上共讀會:高效筆記法 🔗
by Hahow

下週一(7/26)晚上 21:00,我會到 Hahow 辦公室與閱讀人的鄭俊德老師直播,聊聊閱讀筆記這件事。因為他的線上課程進入了最後一週的衝刺期,透過直播聊聊讓更多人認識閱讀人以及這堂課程,然後 Hahow 覺得我很適合對談聊聊就找我合作了 🙆🏻♂️。
雖然說這個直播目的是「轉換」,但也是有內容的。我會和俊德老師聊聊我們是怎麼做筆記的,其中我也會分享優化版的康乃爾筆記法(Notion 模版),也能聽聽老師在這些年講課無數的經驗,他怎麼「
有效筆記
」這回事。我是 2016 年收到俊德老師的臉友邀請,但一直沒有機會進一步認識。因為我是個在沒有明確合作計劃前,不會去主動認識人的那種。所以這次可以進一步認識到,我高中時期很常看的粉專經營者,也是挺高興的。
閱讀人粉專目前追蹤數有 130 萬,非常驚人。這也表示他們絕對是超早期的粉專,也就是說俊德老師在這條路上可能堅持了有十年之久,而且聽說他也是一人經營?這部分雖然在這次直播主題之外,但是我個人很想瞭解的,下週見到面時再好好和他聊聊請教。
1. 在家遠距、內容創作者的工作桌面配置,高效生產的 3 個關鍵工具(Desk Setup) 🔗
by 侯智薰


很多人常常對我的工作產品和桌面配置有興趣,加上疫情的這兩個月這話題一直衝上來,雖然我沒把握到,都要降級了才來分享哈。剛好 Jul 23, 2021 晚上終於把 Notion 課程的加餐內容拍攝完,殺青啦!所以來個非常遲到的 Desk Setup(桌面配置)小分享,也拍拍照紀念一下最近購買的好物。
畢竟工作生產力和數位工作術是我的經營範疇,我現在一天在桌面工作區的時間比我在床上還要久。未來我會以
桌面配置
為主題展開來寫些文章。為什麼我們需要一個「適合」、屬於自己的桌面?
傳統的工作模式,人們大白天外出上班,一直到晚上才回家,所以通常只把桌面當作一個平坦儲物櫃,放書、文具還有日常用品,用上的時間很少。到了近代,我們「生活」在桌面上的時間越來越長,有各種需求開始發生在這區域,以前可能是 2 小時寫作業、 2 小時看看書,到現在我早上 3 小時的閱讀、下午 4 小時的備課、錄影、錄音、線上會議,到了晚上 4 小時的寫作,還有影音娛樂和打遊戲,這些都發生在這個區域。
以前的桌面是
desk
,現在則是我的 workspace
+ lifespace
。
→ 更多好物推薦,歡迎到 科技玩具
尋寶
🎁。 2. SideIt 線上圖片拼貼工具,將多張相片組合並排顯示 🔗
by 免費資源網路社群
手機上想要拼貼兩張以上的工具,我會用
FFrame
和 Picsew
這兩款 App,但在電腦上呢?我過去都是用 Adobe Ai 來做,但這實在有點太笨重,畢竟 Ai 開啟和輸出的過程不算快。這篇文介紹的「
SideIt
」是一個很方便的線上圖片拼貼工具,可以快速將多張相片組合、製作為並排(side by side)圖片,還能調整垂直、水平的圖片排列方式,自訂相片間距或是重設解析度大小,組合拼貼後直接下載圖片,即使手邊沒有繪圖軟體也能解決類似問題。
- 這週是我和我老婆的結婚紀念日,還有她的生日(0719、0720),也是我們這兩個多月來第一次出門。我們去了桃園看房子,希望能在年底前找到一間適合的屋子。
- 因為我們還沒有到這麼有錢,我們都是白手起家,一點一點慢慢累積,所以是想先買個小間的,五~十年後,如果要有小孩再換一間大一點的,主要是想做為工作室、開放廚房(我們很愛吃),以及運動方便。
- 本來我們的思路也和一般人一樣,覺得房子就是種資產投資,所以要挑那種十年後漲幅比指數型股票還高的物件,但後來經過一些朋友和前輩的建議,我們的性質特殊(一般人都是要大臥室,我們則希望臥室小、公共空間大),所以一定會自己打掉
重新裝潢
。既然如此,應該裝潢費的比例拉高一些,記錄整個居家改造的過程,還能為我們品牌增值、吸引廠商合作。
- 所以我們重新聚焦了目標:
- 鎖定桃園、台中 15 年左右的房子(為了要 Before & After、價錢合宜)。
- 格局方正,實際坪數 25~30、附近交通生活機能好。
- 目標是重新改造成自己的智能家居、工作和生活融合的小窩!
- 「數位遊牧的優勢就是不需要被綁在高價區」、「脫離高價區域炒作的掌握,是數位遊牧的精神」
→ 🤔 本週思考
你有什麼事情曾經也跟著主流走,但後來發現自己的情況其實不適合主流作法?
如果有,你是怎麼做的?如果沒有,你會希望怎麼調整?
希望你最終有堅持住,也走出自己的道路。
本週好句: 讓改變適合你現在生活的需要,而不是讓你的生活和需要圍繞著改變去進行。
除了雷蒙週報,加入《生活黑客之路》,每週再獲得兩篇原創專業內容(自我管理、職場技能、個人事業經營、新時代數位工作術……等),不定期推出訂戶會員的專屬活動,在前方做你的生活黑客思維的指南針,改善默認的工作和生活模式。
🔏 本週付費內容&訂戶專屬社團的討論:
- 電子報經營回顧:內容策展、迭代改版、面對退訂的正確心態
- 我們都誤解了自律,靠的並不是意志力
💰 每週好康&蒙友限定優惠
蒙友限定,好肉團購(牛排、豬排、火鍋片)
如果你也是對吃的東西有要求,會自己料理,想方便&合理的價格吃到好的肉,我們有長期合作的肉商品牌,有一般平台拿不到的優惠,別錯過囉:
📲 哪裡找到雷蒙?與我們交流?
- 作者:侯智薰(雷蒙)
- 連結:https://newsletters.raymondhouch.com//article/raymond-weekly-report-31-20210723
- 著作權:本文採用 CC BY-NC-SA 4.0 許可協議,轉載請註明出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