URL
summary
slug
3 則內容精選
2 個工具方法
1 個小故事
一句話啟發
最後更新
Mar 7, 2025 11:02 AM
password
隱藏內容
date
tags
notion image
💬 本週大綱

基隆這個月日照時間只有 0.1 小時 😨

  1. 身為一個陽光宅男,我需要陽光才能有充足的生產力。結果基隆從一月份到現在,據統計只有 0.1 小時(6 分鐘)的日照時間,是六分鐘阿!就算白天沒下雨也都是烏雲密佈,導致我這週生產力低落,無時無刻想睡覺,提不起勁,真是該死。
  1. 預計下週會產出第二支影片內容,關於我的工作桌面配置(Desk Setup)全介紹,還沒訂閱我們 YouTube 頻道的朋友,記得訂閱跟開啟通知阿!
如果你喜歡本期內容
如果你喜歡本期內容
→ 分享 《雷蒙週報》 的心得,你的推薦是我持續寫作的最大支持。
→ 歡迎留言 comment(整個頁面或特定內容區塊)一起交流。
想找雷蒙&柚子? → 傳送門
想找雷蒙&柚子? → 傳送門

 

🤩 3 則本週好內容精選

 

1. 第三屆 Notion 訓練營|早鳥報名開始啦 🔗

  • ‼️ 第三屆提早開放報名啦!
    • 📌
      根據前兩屆的報名狀況&學員回饋,我們把訓練營進行了【整體升級】
      1. 提早把時間確定下來,讓你可以搶先報名!不再錯過 🙌🏻
      1. 營期從 5 週加碼到 7 週,優化學習強度與節奏
      1. 除了直播課與作業更為精實之外,同學們的交流也會更有空間
      notion image
      notion image
      notion image
  • 前兩屆有不少同學向我們反應,因為報名期只有一個月,往往看到的時候就已經額滿或者時間無法配合,所以兩屆都沒報名上。這次你千萬別再錯過啦~

2. 我們應該如何看待「生活黑客」? 🔗

by 加恩
  • 這篇是關於《Hacking Life》(台灣翻譯為《駭客思維》)這本書的閱讀筆記與延伸思考,我也有寫過一系列關於這本書的心得與延伸想法。
  • 一件事、一門學問、一個領域,本來就不可能完全好,尤其我常常說,工具本是中性的,端看我們怎麼使用(過程),我們的動機(起點)與目標(終點)是什麼。
    • 一昧忽略黑客方法論的風險,你也會掉入 near enemy 的陷阱;辨認出哪些是真的解決方案,哪些是解決方案的模擬物,責任只會在我們身上。
  • 最危險的人,莫過於那些認為某一套方法絕對強大,沒有其使用邊界和場景,就像查理‧蒙格(Charles Munger)說的:「手裡拿著錘子,看什麼都是釘子。」

3. 你做過不在乎結果的專案項目嗎? 🔗

by Hacker News
  • 這是一則來自 Hacker News 的討論串,有人提了一個問題:「What is your “I don't care if this succeeds” project?」,獲得許多人回應,並分享自己那些「出自興趣的專案項目」。
  • 我是在《科技愛好者週刊》看到站長的分享,站長阮一峰拋出了一個問題:「我不禁想到,這個問題如果放到國內,還會有那麽多回帖嗎?」,我把原文引用在這邊,值得閱讀與反思。
「根據我的觀察,中國的職業程序員純粹出於興趣,投入時間做一些無所謂結果的個人項目,這樣的人比例很小。」 「原因很簡單,國內的生活壓力非常大,每天醒著的時間都被工作占了,哪有精力顧及興趣。大家都很實際,每個項目都要求有明確的結果,要麽是為了考核、績效和晉升,要麽是為了賺錢。」「但是我覺得,不管多麽忙,還是應該留出一點時間,放在自己的興趣項目上面,哪怕得不到任何結果。原因有兩個。」
  1. 興趣項目可以大大提升你的技術水平。因為興趣是最強大的驅動力,比金錢、名位都強大得多,你會願意鉆研技術的細節。很多優秀的開源項目,都來自個人興趣,質量遠勝大公司投入重金做出來的東西。
  1. 第二個原因,興趣項目可以塑造一個人。 很多人沒有意識到這一點,一般都是作者塑造作品,但是有些作品可以塑造作者。 你做著做著,變成了跟原來不一樣的人。
許多知名程序員,剛入行時其實都很普通,看不出特別之處,但是他在追求自己興趣的過程中,逐漸意識到了,自己是什麽樣的人,想要完成什麽,從此找到了自我,全身心投入,成就了一番事業。有一句話說,"你可以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"。這句話的前提是,你得知道那是什麽樣子。興趣項目就有這個作用,讓你認識自己、塑造自己,壯大追求夢想的決心。
  • 我不是程式語言專業人士,所以我比較難去理解這些專案項目背後的技術,但我們多多少少能從他們所分享的內容中,看到這些項目是用來解決生活和工作上的什麼問題,以及這些分享的人他們的喜悅和自信感。我一直認為,只有從自己的熱愛中去創造才是最迷人,也才是能讓我們感受到「活著」的。例如我去年認識了一位即將畢業的高中生(Chang Chun Shawn),他上週分享自己出自興趣製作的「LINE 科系查詢機器人」在不到一個月時間破了一萬位使用者,我就特別替他高興。

 

💻 2 個值得關注的工具&品質生活方法

 

1. Anybox 任意箱:macOS & iOS 原生的書籤管理工具 🔗

notion image
notion image
  • 最近發現一款以蘋果的原生技術開發的書籤管理工具,不管是介面更直覺,功能更強大,可以選擇/設置不同瀏覽器開啟,還能做到關鍵詞打開,類似 Alfred 的自動化,以及 URL Scheme 和智能列表 ……等各種彈性極大的設定,如果你是個自動化愛好者,這款一定能滿足你的各方面需求。
  • 我之前是用 Raindrop 來做我的跨瀏覽器書籤管理,但在使用上還是沒這麼直覺好用,現在用了 Anybox 後,我基本上不會在個別瀏覽器上儲存書籤,都是用 Anybox 統一管理。甚至它還能以網頁直接做預覽,對於一堆名稱都是英文素材網站來說,非常好辨識到底哪個是哪個:
    • notion image
  • 官方文檔(中文)有更多介紹,推薦一定要看看。
 

2. Product Hunt 2021 年度最佳產品 🔗

by mayandev
  • Product Hunt 每年會評選當年的最佳新產品。本文作者體驗了獲獎產品,介紹每一項的獲獎者。
  • 文章是中文的,而且介紹的都有到點上,也足夠簡潔,值得全部掃過。另外該部落格的介面跟設計我也挺喜歡的,連整個網站都很值得收藏。
  • 不過我還沒有時間一個一個全部玩玩看,你對哪些產品比較有興趣?歡迎留言一起討論交流。

 

💡 1 個小故事和思考

 
  1. 上週我在《雷蒙週報》第 59 期裡說到:「過去的我明明特別愛嘗試新東西,甚至可以說對於一個新平臺新技術的崛起很有嗅覺,所以第一波跟不上,至少能跟上第二波,但現在我卻是往已經老人為患的 YouTube 去走?是不是哪裡怪怪的?」經由訂戶的回饋後,我這週也發現這並不是老人跟年輕人的問題,而是「如何連接用戶」
  1. 這陣子 Web 3.0 一直在談「去中心化」,如何與用戶直接接觸,而不是透過中央機構,然而我發現我這一年一直在經營的電子報,「郵件才是最早的去中心化產品」。雖然郵件非常古老,但回到我當初踏入訂閱服務的初心,正是有這種去中心化&培養彼此信任的意圖,我只要有你的地址,就能直接跟你對話,不會被平臺演算法給影響,只是區塊鏈技術把這件事再次升級了,不只是對話,連交易也能去中心化,甚至能做到支持者分享,彼此收益的狀況。
  1. 這兩年因為疫情爆發,再一次把電子報訂閱,或者整個內容創作行業帶飛了,我所訂閱的內容也在這兩年爆增,讓我對於寫作這件事情有了新的思考:「Process > Presentation」。寫作不該只是展示我目前的所知所能,而是記錄我成長、變化的過程。回頭看臉書的動態回顧,我在學生時期很不怕去寫,正在學些什麼、遇到什麼困難、讀了什麼有什麼心得都會分享出來,但現在每當打開臉書……等社群媒體,想要發些什麼的時候,常常會因為「這東西該發嗎?」而遲疑,覺得是不是要再謹慎一點、再更搞懂一些再發。我認為這種遲疑才是老了,我應該要時時提醒自己,過程才是價值所在,而且會因為你的過程被吸引而來的,才是真正值得交往的朋友。
 
🤔
本週思考:
你工作忙碌之餘怎麼讓自己放放鬆?換個心情?降低焦慮焦躁感?
💡
本週好句:
如果你的待辦清單上,有一些任務已經很久都沒有任何動作,它們或許沒你想的那麼重要。
 
 

🙌🏻 想獲得雷蒙的更多原創、限定內容?

除了雷蒙週報,加入《生活黑客之路》,每週再獲得兩篇原創專業內容(自我管理、職場技能、個人事業經營、新時代數位工作術……等),不定期推出訂戶會員的專屬活動,在前方做你的生活黑客思維的指南針,改善默認的工作和生活模式。
🔏 本週付費內容&訂戶專屬社團的討論:
  • 人為什麼會笑?幽默的本質與我的思考
  • 未來的工作模式,我重新思考了創作與時間分配(上)
  • 生活黑客故事分享:從飛官到現在的個體戶,怎麼持續打怪轉換?
  • 電動升降桌的選購
 

💰 每週好康&蒙友限定優惠

🥩
蒙友限定,好肉團購(牛排、豬排、火鍋片)
如果你也是對吃的東西有要求,會自己料理,想方便&合理的價格吃到好的肉,我們有長期合作的肉商品牌,有一般平台拿不到的優惠,別錯過囉:
用一杯咖啡,支持雷蒙
用一杯咖啡,支持雷蒙
讓我更有精神去提供更多好內容
街口帳號:901005033
notion image
侯智薰(雷蒙)
侯智薰(雷蒙)
版權所有©️侯智薰
  • 本週報非商業目的轉載授權遵循 CC BY-NC 4.0 協議
  • 分享內容請標明出處原始來源
→ 合作請至

📲 哪裡找到雷蒙?與我們交流?

 
【雷蒙週報|第 61 期】工作桌面 Setup/mac 上的效率神器/怎麼瞭解遊戲設計【雷蒙週報|第 59 期】電動升降桌團購/移動時怎麼高效工作/多人聚會找共同時間工具
Loading...
侯智薰(雷蒙)
侯智薰(雷蒙)
Be the Lifehacker 🚀 一個實踐一人公司的創作者。
统计
文章数:
114
最新文章
當年做 Notion 實戰課程的原則——最小化包裝
2025-4-26
如何做好「教學助教」?
2025-4-23
生產力的幻覺:為什麼我們對忙碌上癮
2025-4-20
四年前,我開始自己打造屬於自己的個人網站
2025-4-19
2024 年最推薦的 10 款 macOS 的應用工具 APP
2025-4-17
聽力檢測 - Costco 助聽器
2025-4-13
Announcement
📍 此為社群內容彙整站
內容主站請前往 ⬇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