URL
summary
slug
3 則內容精選
2 個工具方法
1 個小故事
一句話啟發
最後更新
Mar 7, 2025 11:02 AM
password
隱藏內容
date
tags

💬 本週大綱
開工這一週,你還好嗎?
- 這個新年我南奔北跑,從南港、桃園、南投、嘉義、基隆,甚至到了花蓮,一直到 2/10(四)才算是真正回到工作崗位上,終於可以擁抱我的 32 吋的雙螢幕和完全體的工作設備開工。
- 所以這兩天有一種「糟透了」的感覺,因為好多在年前規劃好的事情都延宕了,不過有痛苦才會有思考,有思考才能更好。因此我這一週打算來重新調整一下我的「輸入源」,因為我們的焦慮來自於外界的雜訊,怎麼更專注在今年要發展的領域和模式上,減少外界的干擾,重新分配時間運用,這是我 2022 年第一季度的挑戰。
- 今天這則週報,除了有我拍攝的高效工作影片,還有電動升降桌的團購方案,別錯過了。
1. 如何在移動中保持高效工作?新年返鄉的一天 🔗
by 柚智夫妻 X 雷蒙三十

- 前面說道新年消失一週,除了被各種家人 GANK 打亂所有工作計劃之外,慶幸的是,我也順利產出了一支我的處女秀影片 🤭(還請你按讚、訂閱、分享或留言,支持一下阿~~ 😳 🙌🏻)
一個普通人在新年期間,返鄉移動中,如何高效工作?用 Vlog 的形式,記錄從早上 4 點到晚上 12 點的一切,介紹遠距移動工作的產品工具,5 個高效工作與學習的方法與技巧,希望對你有所啟發。
- 不過我後來發現影片有兩處卡住的畫面是因為檔案沒抓到...但 YouTube 不能重新上傳修正版影片,所以只好上傳到臉書粉專,但臉書粉專的畫質又不是 4K 真的崩潰 😭
- 小小預告,接下來打算來拍一些「怎麼用好 MacBook」跟「Notion 教學」……等優化生活的小影片(?
—
2. 老人的社群是典藏,年輕人是活在當下 🔗
by 李柏鋒
- 這篇關於社群媒體的看法很有意思,讓我引用幾句話:
- 「舊時代的人,會需要典藏(archive),新時代的人,活在當下(YOLO)。」
- 「所以 IGers 發限動,所有資訊都是當下、即時、不可回溯的,你過去或許是某領域大大,但我只看你現在忙什麼,我甚至也不在乎你的未來要往哪發展。」
- 「老人很難接受,一切都只是限動,那我怎麼DD一個人可不可信?一切都只是限動,那我現在的「經營」到底是累積了什麼?一切都只是限動,我不只怕該知道的資訊沒看到,我更怕我該留住的創作沒留到。年輕人的想法是:我就好好活,認真生活也認真工作,我的生活就是社群,我的社群就是生活。」
- 我在今年初也有思考這問題過,畢竟柚子就是那種很享受發限動,特別用心去設計每一次發佈只留存 24 小時的內容,而我一直在思考的是,怎麼讓內容跨平台再製,怎麼持續讓內容有特色的流在網路上,被需要的人跨時間地持續看見。
- 關於年輕人不愛資產愛活在當下,我其實有另一種看法,確實有一波年輕人是這樣,但也有另一批年輕人並不是不愛典藏,而是不甘於現在的幾個網路巨頭壟斷了規則(演算法),例如我從去年開始經營電子報和付費訂閱也是如此,所以想要創造一個能真正自己擁有的資產,才有這陣子討論度很高的 Web 3.0(這一篇也有說到這種觀點)
- 回到我年初的思考上,我當時是在想,過去的我明明特別愛嘗試新東西,甚至可以說對於一個新平台新技術的崛起很有嗅覺,所以第一波跟不上,至少能跟上第二波,但現在我卻是往已經老人為患的 YouTube 去走?是不是哪裡怪怪的?有沒有可以調整的地方?還是人老了就會面臨那句「責任越多,更難輕易轉身離開了」
—
3. Ideas Want to be Shared 🔗
by Kevin Kelly
- KK 最近發表了一篇關於知識產權的內容,文中觀點也很有意思,推薦給你。
- 他在文中指出,幾乎所有的新事物都是舊事物的重新組合,即使是最有創造力的工作也大多是從別人那裡借來的舊想法、概念和模式,創新往往來自於對現存知識的組合。這跟我在去年二月寫的付費文章《原創,是怎麼經營的?》中的觀點不謀而合。(特別分享出來,想瞭解更多,直接訂閱加入我們吧~)
- 他認為,一種東西(發明創造)誕生於公領域也應該盡快歸還於公領域,而不是賦予第一個宣稱者長久的壟斷權。他提議,為了鼓勵未來的發明創造,可以給發明者一個短暫的壟斷權,但是我們都要承認這些東西最終都應該歸為公共資源。
- 其實目前的開源社區就是在往這種方向發展,我今年也希望我們自己的社群能實踐開放合作的自主性,任何人有想法可以在這邊嘗試實踐,彼此互助,然後真的發展出了什麼再回頭貢獻。不過這就是一種信任遊戲,一旦中間有人心存惡念要破壞,那整個局就破了。
1. Funte 電動升降桌|蒙友團購優惠方案(限時 83 折
~ 10/25)


- 如果說 2021 年要我選一個最值得購買的產品,我一定會說是
電動升降桌
,而不是最貴的 Herman Miller Aeron 的椅子(排名第三)哦!因為每一個人的身高與手臂長不一樣,有電動升降桌才能完美地去配合你的身體,達到最舒適的姿勢。尤其當現代人一天可能有 8 個小時以上(我是 16 小時)都跟著工作桌生活在一起,甚至比你的床還重要,根本是就是我們的專屬空間。 - 我們以前都是用固定的桌子,尤其是那種裝潢訂做的,又貴又卡死木作書桌,根本是上個時代的遺毒 😨,隨著你長大一定越來越難用,價錢貴死人,又賠掉了你的健康姿勢。
- 可以看看我去年七月寫的「為什麼我們需要一個適合、屬於自己的桌面?」:
- 由於去年購買後,有太多訂戶讀者一直敲碗也想購入升降桌,所以我就去談了一個優惠方案!感謝廠商的佛心和大力支持,給了我們 9 折的超值優惠!(當年我可是用原價購入兩張阿... 😅)
- 請記得下單時備註「欲埋螺母」,這樣只要拿一般電動螺絲刀就非常容易安裝
- 自行安裝時間大概 20-30 分鐘
(必看)如果你打算「自行安裝」
- ❓「為什麼有這種優惠?」
因為我們智能工作宅的裝修計劃,需要有更大的升降桌&升降中島,加上我的訂戶會員們已經敲碗許久,所以這次就一起談起來哈哈,限時 3 個月(至 5/8),請把握機會阿! 等我們工作室完工,我會再寫一篇完整的工作桌開箱介紹,到時候再來搞一個「曬工作桌」(Desk Setup)徵集? 😆
- 💡「這麼多品牌,為什麼是選 Funte?」
- 邊緣採用斜邊設計,不是直角,長期手臂靠著不會不舒服。
- 保固期間内(5 年)正常使用下損壞,保證更換新品零配件。
- 試用期間內(7 天)使用不滿意,保證原價退回。
- 配件最齊全,可以一次購買&安裝;如果你配件買的多,你可以提出圖面確認,廠商會很專業的給出配件怎麼安裝在升降桌的圖面跟你溝通確認,非常貼心。
Funte 除了品質無話可說的好之外,甚至連售前&售後服務都很扯,到官網看更多介紹:
我們訂戶 Sherry 很貼心的幫大家計算理性消費:20000x0.83=16600,一年52週x5年=260週
攤下來一週最多多花 65 元(一天不用 10 元),可以買到健康+舒適+效率。 🤣
- 🤔 有什麼購買建議嗎?兩節或三節?要滾輪嗎?
一個判斷點,如果你要放滾輪,表示你的桌子有移動需求,可能會不定期就換換位置換心情?那就會需要三節式的,因為加上滾輪會讓桌子的「最小高度變高」。而以我 178 公分的最舒適工作坐姿是 74.5,只有三節式能做到,但如果你沒有要裝滾輪,其實兩節式就足夠了。這部分我們也有訂戶在 Discord 社群整理了:
2. Xoyondo:快速對多齊多人聚會/會議的時間 🔗

- 如果你需要跟一群人約時間,無論是線上會議、線下聚餐,是不是每次都很頭痛?過往常見的方法是,一一詢問每個人「可以、不可以、可能可以」的時間,然後你這個主辦人要一一去比對。現在不用了!直接用視覺化的方式,找出所有人都可以的最佳時間:

- 這類型工具,我在好幾年前是用 Doodle,不過介面是全英文,這幾年的改版也越來越複雜,對於部分人來說還是有些門檻。不過我前陣子發現了
Xoyondo
(感覺是拼音?到底這什麼意思,有人知道嗎 XD),是個簡體中文的簡易版 Doodle,核心的功能都有,介面簡潔好看,推薦給你。
- 2022 年 1 月 28 日,有一個知名的 Podcast 《小聲喧嘩 Loud Murmurs》 表示「因為一些私人事件」,播客無限期停更,並將於 2 月 5 日移除所有節目和社群媒體帳號。在停更聲明裡面,有一句話非常抓心……「互聯網是一個很大的地方,如果你在茫茫的宇宙中,感受到了一個相似的頻率,請抓住它。後會有期。」
- 昨天跟「科技產品與牠們愛好者的產地」的管理員曾仲平聊聊,分享到我曾以為科技愛好者是 20-30 歲,上限應該是 35 歲,但直到我做了《Notion 實戰課程》與訓練營後,我才知道我錯了。我目前接觸到的無論是訂戶還是學員,平均年齡是 35 歲附近,標準差有 8 特別大,也就是年齡廣度很大,40 多歲有家庭小孩的人也大有人在,性別也很平均。
- 所以我發現,其實愛好科技產品跟數位工具這東西是不分年齡、性別的,就像我們的同學,是個家庭主婦或者公務員,在一般社會視角裡,應該是就傳統保守的一邊,但他們不一樣,很在意自己人生的掌控感,無論是對生活還是工作,所以會投資自己去上課,購買提升生活品質或工作效率的產品——尤其是當我看到好多 40 幾歲的同學用著雙螢幕、螢幕掛燈跟人體工學滑鼠,真的很酷。然而,他們不僅僅是為了追求跟上時代,很大部分原因在職場上或生活周遭的人幾乎不是這樣,畢竟大多數人還是得過且過,聽從命運和傳統的安排,認為認真就輸了,所以特別孤獨。
- 我很慶幸自己做了這件事,在茫茫宇宙中,發出了一段頻率,讓需要的人們抓住,然後凝聚。
本週思考:
放了長假之後,你都怎麼調整自己的狀態呢?怎麼讓自己收心?
本週好句:
凡是因焦慮去做的事情,最終結果往往達不到你的預期。
🙌🏻 想獲得雷蒙的更多原創、限定內容?
除了雷蒙週報,加入《生活黑客之路》,每週再獲得兩篇原創專業內容(自我管理、職場技能、個人事業經營、新時代數位工作術……等),不定期推出訂戶會員的專屬活動,在前方做你的生活黑客思維的指南針,改善默認的工作和生活模式。
🔏 本週付費內容&訂戶專屬社團的討論:
- 影片創作之路的起步,我的五個收穫和工作流
- 我做了哪些破解和優化,才有現在的生活?(七)
- 電動升降桌配件交流
- 持續運動的方法
- 黑客放心聊:斷捨離與整理
💰 每週好康&蒙友限定優惠
蒙友限定,好肉團購(牛排、豬排、火鍋片)
如果你也是對吃的東西有要求,會自己料理,想方便&合理的價格吃到好的肉,我們有長期合作的肉商品牌,有一般平台拿不到的優惠,別錯過囉:
📲 哪裡找到雷蒙?與我們交流?
(⬆️ 回到頂端)
- 作者:侯智薰(雷蒙)
- 連結:https://newsletters.raymondhouch.com//article/leimon-weekly-report-59-20220129
- 著作權:本文採用 CC BY-NC-SA 4.0 許可協議,轉載請註明出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