URL
summary
slug
3 則內容精選
2 個工具方法
1 個小故事
一句話啟發
最後更新
Mar 7, 2025 11:02 AM
password
隱藏內容
date
tags

🔼 本週好歌:Emmit Fenn - Until We Leave the Ground
嗨!這是【雷蒙週報】的第三十六期內容(8/21- 8/27)👋🏻
前言:下半年的【重點計劃】啟動啦!
下半年過了兩個月,我們的重點計劃才正要啟動,果然永遠計劃趕不上變化 😶
我們要推出【生活黑客研究院】,做的事情一樣是我一直在做的「
探討數位生活現況
、活用數位生活工具
、提供數位生活方案
」,只不過這次我們想建構生態
,一個我從去年做雷蒙三十一直講的「自由人的自由聯合」生態,所以要建構助教機制
——讓學員不再只是學員,甚至可以是彼此的老師,教學也是最好的學習。第一屆 Notion 線上訓練營,就會有 4 位助教,來自我們在 2021 年初的復盤訓練營學員,以及《Notion 實戰課程》同學,我希望能創造一個不以僱傭制度綁定,你依然可以在原有職場和事業發展的前提下加入我們——幫助人們享受數位生活帶來的樂趣,活用數位生活工具,獲得更有掌控感的生活。
這也代表著,未來的講座和課程,我主要會以【生活黑客研究院】的名義來籌辦,非必要不會接外部講座邀約,而是把機會傳承給需要的助教和同學。甚至我也會陸續邀請我認為非常能代表「新生代數位工作者」的高手們一起來玩 👾。
1. 先天資源不如人,怎麼創造優勢 🔗
by 侯智薰(雷蒙)
這週完成朋友小金魚的邀稿,到她的電子報裡寫了篇《先天資源不如人,如何創造優勢?》。
很神奇的是,我本來認為因為這篇的篇幅不長,有些地方無法好好展開來講,擔心會不會不夠深入,結果卻挺有迴響的?看來大家是喜歡我寫這種奇葩的個人故事(🤔?
我另外也有發現,通常我只有在「比較清閒」、「獨處時間多」的時候比較能自然地寫出類似這種個人故事的觀點文,但還有一個時機點也能激發,就是
有人提問
的時候,透過問答和對話聊天很容易激發我腦中的個人感悟與故事。時代正在改變,創造制度成為劣勢者的義務。
—
2. 最真實的調查分析:大學生的遠距學習心聲 🔗
by Z星球

這是一群大學生在台灣三級警戒期間,針對「大學生遠距學習」做的量化和質化分析,是一個自發性的專案,如果你是教育圈的人,值得看看。
雖說每一年都有人提出:「能不能把學習的自主權還給學生?」然而,結果往往是無聲。不過這次藉由疫情的影響,學校和老師們面臨著「必須升級」的尷尬處境,也讓許多老師和學生開始反思「學習的本質」和「遠距教學的方案」,這我挺樂見的。我本來就不期待短時間內會有多徹底的改變,但是當每一個微小的變化串聯起來,後續就是蝴蝶效應了。
最後,我必須推一下這次計劃的 Mentor(羊正鈺),他是一位原本在數位媒體業,現在投身於教育行列之中,也是一位內在燃燒的年輕魂的老細胞哈。他是我雷蒙三十 Podcast 第一個而立人物訪談者,感謝小羊在我完全不熟練 Podcast,設備不齊的草創期就信任我,並用行動支持 😆。
我要推薦你去逛逛,他最近玩起來的 Instagram ,內容挺精實的。
重點是,你現在能看到有多少上個時代的「老人」,願意參與到年輕人的行列裡,我指的參與不是形式上,但實質上去下指導棋的,而是他這種真正進去跟年輕人一起玩,然後溝通、交流,一起學習的:

—
3. 如何用iPhone 12 Pro Max拍攝故宮大片? 🔗
by 钟文泽
「你每天拿手機拍照,但你真的會拍照嗎?」
「你曾遊歷一個地方多次,但你有好好記錄過那地方與你的關係嗎?」
疫情逐漸緩和中,如果有規劃小旅行的你,值得看看這部影片。

「钟文泽」是我最愛看的「生活類」科技產品開箱創作者之一。這一集是他去參加 Apple 官方開設的課程——怎麼用 iPhone 拍出電影般的畫面?
雖然說場景是北京故宮,但這裡面有太多我們可以學習的!(尤其當現在一堆人開始跑出去小旅行了。)這部片除了讓我開了腦洞,學習到 iPhone 的真實拍攝技巧之外,更讓我喜歡的是,影片最後的幾句話:
「將現今最科技的科技產品,和 600 年前最奢華的皇家建築文化夢幻聯動。」 「從科技的視角,去瞭解北京這作古城的文化;從藝術的視角,去感受科技的進步,給普通人帶來的力量與便捷。」
由於便利的手機,我們一般人不需要帶著一台沉重又昂貴的相機,就能隨時捕捉讓我們感慨萬千的當下。
※ 額外分享,來自我最愛的科技人文類創作者,用說故事的方式,和你講講「為什麼我們需要一台拍照手機」→ 《我就掃個碼 更好的手機相機有什麼意義?》
1. Notion 人生系統 30 天線上訓練營來啦 🔗
by 生活黑客研究院


想瞭解/參加 Notion 訓練營?
先點此參與我們的【Notion 實戰課程】吧!
- 🙌🏻 先謝謝所有同學的參與和推薦支持,課程人數已經突破 3700 人。看到有越來越多人開始意識到原來工作和生活可以用數位工具管理,開始享受科技帶來的樂趣,我們真的很高興。為了回饋每一個認真同學的支持,我們在 6/18 課程上線後持續為這堂【Notion 實戰課程】「加菜」,從原本的 368 分鐘,加碼到了 690 分鐘;臉書社團也持續活躍著。
- 🎁 開課至今已經兩個月,在這段時間內,有越來越多同學運用 Notion 打造出自己的數位工作和生活系統,我們也順勢舉辦獎金挑戰賽,並推出學員作品集來收集和展示這些多元的應用案例。
- 🤯 不過,我們也知道,單向的影片課程的學習體驗和成效有限。畢竟要我每天自己規劃時間自學,一個人獨自敲敲打打著鍵盤,思索自己的需求怎麼在非常自由的 Notion 中實現,這實在太反人性了阿。
🌟 訓練營的核心特色
- 直播課:一共五堂直播大課,每次兩個小時,讓你完整看見思考和創作的過程,也能即時互動解答你的所有疑惑。
- 產出式學習 + 專屬助教批改作業:這是堂實際的練習課,不僅老師,還有班主任與助教們都會盯著你讓你有所產出,在營期我們陪著你持續優化迭代你的成果,不再只是單方面的聽課,或者草草交作業就完事。
- 10+ 應用模版:訓練營中會解構多種 Notion 經典案例,帶著你從案例加強思考,所有同學們的作業產出也是你獲得啟發的真實案例。
- 1 份同學關係:線上訓練營裡,聚集了來自各行各業優秀同學,我們在這裡共同探討更好的人生管理和數位工作術。
- 1 套數位人生系統:真正掌握用 Notion 打造人生系統,幫助你做人生定位——減少無意義的工作,持續優化自己擅長的事,最後產出個人首頁來展示,獲得自己的支持者、找到好工作,發展有價值關係。
查看完整 Notion 訓練營介紹&報名頁面
這將是我們雷蒙三十往後的重點產品的基石。
雖然還很雛形,但小步快跑、快速迭代,才是我一貫的作風。
—
2. Poet.so:精美的 Twitter 分享卡片 🔗
by Poet.so

- 這個服務我太愛了,體驗順滑直覺,設計精美,可以讓貼文變成圖片的方式分享,省下超多後製作時間!可惜我沒再用 Twitter,而且沒有臉書版本 😭。如果有人知道有類似的臉書服務,拜託推薦給我,或者有人願意開發的話,我願意付費!💪🏻
免費服務
:能透過 Twitter 網址,直接產生非常精美的分享圖卡。
調整直覺
:可以直接用拖拉的方式調整圖片尺寸,甚至可以自訂字體大小、隱藏推文的 Like、回覆與分享數字。
無水印
:更佛心的是,免費服務但下載圖片卻沒有浮水印,甚至可以直接複製,或者另存圖片兩種輸出方式。
- 我這週打算來玩玩
臉書廣告
了!過去我一直有一個很討厭的堅持——把產品做好,行銷不管。甚至心裡面對於「下廣告」這件事是排斥的。
- 因為常常看到一些內容不實,用各種話術包裝,來煽動用戶的情緒刺激購買的廣告,例如:永遠都最後 3 天、買這個就能被動收入十萬……等,讓我覺得時間花在拼命想著怎麼拉新搞行銷,不如好好把專注力放在產品的打磨上,讓用戶替你口碑傳播就好。然而,我最近想通了。
- 如果你看不慣同圈子裡的某一件事,與其動嘴說它不是,不如成為你想要的改變。既然我已經累積了這麼多年,也有一些我認為可以搬上抬面的產品,甚至也有用戶實質上因為這些產品服務有了好的改變,那不如主動整理這些用戶們見證,讓更多需要的人注意到,並且加入我們。
- 加上 Hahow 的抽成實在高……,所以我們不僅在理念上,實質面上也需要自己多去宣傳才對。因此,我這週末想要開始投放廣告,除了把【Notion 實戰課程】的募資影片拿去試試看之外,我也會從課程評價中,選一些做成圖卡來投放看看,畢竟讓用戶說話,比起自己自說自話,我認為更有意義。
- 如果你是廣告投放的好手,願意幫助我快速上手,透過實際操作示範幾次給我看,我會非常感謝您。(昨天半夜摸了 1 個小時,後台東西好多好複雜阿……😅)
▍🤔 本週思考:
有什麼事情是你原先很堅持不做,後來因為某個契機改變了你的想法和行動的?
本週好句: 如果你看不慣同行的某一件事,與其動嘴說它不是,不如成為你想要的改變。
🙌🏻 想獲得雷蒙的更多原創、限定內容?
除了雷蒙週報,加入《生活黑客之路》,每週再獲得兩篇原創專業內容(自我管理、職場技能、個人事業經營、新時代數位工作術……等),不定期推出訂戶會員的專屬活動,在前方做你的生活黑客思維的指南針,改善默認的工作和生活模式。
🔏 本週付費內容&訂戶專屬社團的討論:
- 受歡迎的科學:如果你是被爭議的人,應該要高興?
- 下週一(8/30)為八月份內容總回顧,現在是加入訂閱的好時機。
💰 每週好康&蒙友限定優惠
蒙友限定,好肉團購(牛排、豬排、火鍋片)
如果你也是對吃的東西有要求,會自己料理,想方便&合理的價格吃到好的肉,我們有長期合作的肉商品牌,有一般平台拿不到的優惠,別錯過囉:
📲 哪裡找到雷蒙?與我們交流?
- 作者:侯智薰(雷蒙)
- 連結:https://newsletters.raymondhouch.com//article/raymond-weekly-report-36-20220827
- 著作權:本文採用 CC BY-NC-SA 4.0 許可協議,轉載請註明出處。